文史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杨店高跷习俗

供稿单位:政协发布人员 责任编辑: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5-14 点击次数:

高跷。俗称踩跷,也称“拐子”是一种由舞蹈者在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高跷道具简单,但木质的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将选好的木头经过木匠加工成45尺长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圆,脚踏板的设置,是根据高跷的高度 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装置。个别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跷的绑腿绳,一般是用布制成的,这样的绑绳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表演者将两腿分别绑其上,两人或多人来往逗舞,多表演戏曲故事,以唢呐或击乐伴奏。舞时,或进或退,或左或右,足不停留,分布于全市大部分乡镇。陡山乡刘店的高跷还能上桌(三、五层)作穿桌、顶层旋转等高难度动作。杨店镇有一种独木高跷,俗称“打高跷”,将双足绑于一根木跷上,跳跃而行,丰山红旗村也有独木高跷,是将一只脚绑于一根跷上(另一足不绑跷),可作“金鸡独立”“独脚龙”等技表演,均近似杂技。

杨店高跷的表演题材主要为历史故事情节,为表演摹本:包含有“演”和“表”两种含蓄的独特技艺,其风格就是省去京剧和楚剧的唱腔和省去打击乐器的伴奏,在表演造型上保留着京楚两剧的造型风格,表演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的行当。高跷的表演服装具有独特的风格,质量考究,描龙绣凤,色泽鲜艳,服式基本上依照明制,按人物身份,职业分别穿着茶衣,老斗衣祅裤等,武将扎靠,勇武人物着紧身的深衣包深裤,夸衣等。

杨店镇素有 “高跷之乡”的美称。它植根于社会,来源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文化娱乐活动,与本地民风民情紧密相连,充分表现了乡土的特征。将本地的乡土文化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外在的传统风格相融合。

高跷在孝南区杨店镇一带有六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明朝洪武三年到现在,其发展历史可分为萌生期、成熟期、发展期、复苏期、弘扬期。萌生期:从明朝洪武三年(1370)在杨店定居和生活,为练腿功而踩高跷,如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成熟期:到明末高跷表演已趋向成熟,在明初只有“文高跷”,表演形式为游走。到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武高跷”,俗称“打高跷”,从起初表演游走发展到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有专人专演,在头面、着装、配饰、道具上颇具风格。发展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高跷”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960年,组建了杨店民俗管理委员会。复苏期:因四清运动,“高跷庙会”习俗中断七、八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参与下,恢复了高跷习俗。弘扬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杨店高跷习俗成为当地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春节,来自全国的游客和摄影家们纷纷涌向杨店,用他们手中的相机拍摄精彩的画面。高跷在2011年我国第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参与了孝感市“舞动的孝感”展演活动,获得观众的好评。高跷在杨店延传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同村砦的高跷各有其特点。杨店的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如邱畈村孙家湾的高跷为“武跷”,东方二村楚江院、三付村三付湾、中店村的唐家咀和金龙村黄家院的高跷为“文跷”。 “文跷”注重脸谱化妆,主要采用扭、踩、游走等形式表现。“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用跑、跳、抬、翻、打等形式表现,极具地方特色。杨店最具代表性的高跷,是孙家大湾的高跷。每年由头人负责组织、实施踩高跷的庆典活动,活动一般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玩到十五结束。参加高跷表演的舞者主要以中青年和少年为主,最大的有四十多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正月十三这天,孙家大湾的每家每户早早就起来给先祖们上香。待到午饭后,在头人呜锣召集下,全村的高跷集中到村中心的稻场上,摆香设案,敬放三牲、水果等祭品。高跷轮翻上前叩拜先祖,之后为狮子举行开光仪式。开光后狮子、高跷、彩龙船上湾里每家每户门前拜年,最后到孙家庙上庙。拜毕后回到村里稻场上进行高跷技巧表演。几名青壮年踩着高跷抬着两根长棍,再由一人在棍间做倒立、翻滚的动作,舞姿雄健、惊险挺拔、好不精彩。另外还有更加精彩的翻高跷表演,十几名壮汉踩着高跷抬着用竹子架起的竹轿子,里面站有一人,任轿子翻转人不掉下,轿中的人辗转腾挪,技法高超。最精彩的重头戏是打高跷,把高跷表演推到高潮。所有参加表演的人解下一只木跷单腿不停的跳动,双手持木跷互相对打,最后一个倒下为赢家。正月十四有规模更大的高跷表演。人们早早起床吃了早饭就集中到头人家统一化妆,换穿表演的服装。8点多钟开始列队去浐川乡、秦家湾拜年,在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高跷不仅继承京剧、楚剧的艺术特色,同时还不断地吸取外来艺术的优点。同时,也有本身的独特魅力和表演性,省去了戏剧的繁杂性,继承了戏剧的形象性。

孙家大湾高跷戏主要扮演的有《文王访贤》、《赵颜求寿》、《打金枝》、《陈洲放粮》、《太平村》、《水漫金山》、《赴会》、《梁祝姻缘》、《江南四大才子》、《摆渡》等十部戏,每部310人不等。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高低不一,造型各异。表演武跷的人都不需要化妆,一脸素面,进行高跷技巧表演。邱畈村孙家大湾的高跷参与的人数最多、技巧最高、影响最大。在当地有“邱畈的高跷,杨店的灯”之说。

另外,楚江院的高跷也很有代表性,高跷表演者则以娃娃为主,年龄一般在四岁到十六七岁之间。杨店镇每年的春节期间庙会上,楚江院的娃娃高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楚江院踩高跷的孩子们来说,这是让他们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荣的事。

    楚江院的高跷戏主要是以楚剧杨家戏为主,杨家戏有《穆桂英挂帅》、《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三部,另外还表演《文王访贤》、《三英战吕布》、《陈洲放粮》、《狸猫换太子》等折子戏。经过大人的巧手装扮后,孩子们一个个都化身成了不同的角色:杨家将领、皇帝、包公、赵丞相、太监、陈世美、王朝、马汉、关羽、张飞、刘备、姜太公、娘娘,春妹、书生、店小二……五颜六色的古代服饰、风格各异的浓彩脸谱,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正月十二这天,装扮好的孩子们先到祠堂里向先祖的画像和神位行礼,然后集体盛装出行至村里的小庙——童家庙拜庙,呜锣开道、烧香焚钱,叩首参拜。然后挨家挨户拜新年。正月十三要拜候家大庙,中午村民早早吃完午饭。在头人的呜锣召集下,统一到祠堂化妆。由于路程远,娃娃们统一走到离杨店镇不远的破山口绑扎木跷。先拜东天符庙,然后拜西天符庙,最后拜候家大庙。当杨店所有的龙灯拜完了候家大庙后,压台戏就是看楚江院娃娃的高跷表演了。

相互借鉴,力求提高,体现了高跷技艺的多源性。杨店高跷历经几百年传承,是当地群众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并经岁月的锤炼,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同时,许多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出务工和经商,要挣钱养家,很难参与表演活动,基本上只是在春节返乡后参与表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表演者个个身材魁梧、身宽体胖,很难表演高难度的动作了。因此,杨店高跷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十分严重,一些老艺人都已步入耋耋之年。他们感叹自己一生的积累只得带进棺材,心爱的艺术眼看就要失传现状不容乐观,民间老艺人凭着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在民间不拘形式、不图报酬地进行微不足道的传承。

杨店镇邱畈村孙家湾传承谱系

孙世明:男,84岁,系杨店镇邱畈村孙家湾人,属孙氏三代传承人,具历史记载年少时曾到孝感、武汉一带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打高跷”,宣扬抗日救国精神,其代表作为《杨家将》、《穆桂英挂帅》。

   代别  姓 名   性别   年龄   传承方式

1   孙子仪        120    家族传承  去世

    2   孙祥坤        100    家族传承  去世

    3   孙世明        84     家族传承

    4   孙世清        73     家族传承

5   孙世启        45     家族传承

    杨店高跷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展现了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庆祝和祈愿。这是人们一年一度的期盼,也是一年一度的寄托。这种寄托,恒久地传承至今,直到永远……

杨店高跷历经几百年传承,是当地群众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并经岁月的锤炼,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杨店元宵庙会上别具特色。由此可见,杨店高跷习俗已成为当地群众节日当中离不开的文化娱乐精神需求,直到当今兴盛不衰,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悠久的传承具有历史价值,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同时它的高难演技,又具有贵重的科学价值。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bxnzx@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59489 办公地址:书院街孝南区政府大院,二楼政协办公室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