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马克思主义在孝感的传播 (摘自《孝南革命老区发展史》)

供稿单位: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魏轩平 发布时间:2023-10-18 点击次数:

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为导火线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千年古邑孝感(简称澴川)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条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露天演讲团

6月初,北京学生代表抵鄂,向武汉学生介绍“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斗争情况,传播火种。当时在武昌法政学校读书的孝感城关人李华愕(又名李辉伯)找到北京学生代表中的孝感人肖幼儒,详细听取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情况介绍后,随即告假返孝。时逢在武汉豫州恒绸布店工作的爱国青年徐庶恩也回到孝感进行爱国宣传。李、徐二人一同串联了与之相好的杨文学、丁松如、龙宝瑞、张惠吉、叶家芬、肖曙晨、彰永年、王慰苍、龙子献、周孕先、刘郁文、王庆寿、王帮贞、王帮义等20多人,向他们介绍了北京学生开展废止“二十一条”,“拒绝巴黎和约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民主运动,激起了这群青年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

6月15日,李华愕召集爱国青年在汪公池水龙局(消防队)开会,成立了露天演讲团,推举李华愕为团长、徐庶恩为副团长,其余与会者为团员,在孝感开展了“五四”运动宣传活动。同时由龙子献执笔起草了《告孝感父老兄弟姐妹书》,呼吁同胞们以北京青年学生为楷模,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英勇顽强地斗争。次日,露天演讲团三五人一组,在孝感的街头巷尾进行演讲,散发传单。他们的演讲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引起了听讲的群众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的无比愤怒。通过几天的广泛宣传,孝感县城内各校师生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抵制日货的道理,店员和商人也行动起来了,有的在街头贴出告示:“不售日货”,有一些爱国商人主动焚毁日货,大家汇集街头,高呼“打倒列强,抵制洋货,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乡亲们被这种富有爱国真情的演讲所感染,与演讲团成员一起高呼革命口号。演讲团还深入到朋兴、毛陈、陡岗、三汊、花园等集镇演讲,把爱国运动的火种引向农村。不久,武汉《公论日报》发表消息,报道孝感青年掀起五四爱国运动热潮的实况。

随着大批有志青年的觉醒,孝感在外读书的一大批知识青年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不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初春,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补习功课的进步青年学生郭树勋(述申),寻求光明,追求进步,5月经同乡李国琛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夏,在武汉中学供职的孝感籍人阳协陶和进步学生张书田,深受董必武革命思想的熏陶,他们积极参加各种读书会、讨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各种社会调查,政治思想觉悟迅速提高。是年冬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汉阳晴川中学,是一所由孝感人在武汉创办的新思想尤为活跃的学校,学生运动此起彼伏。该校孝感籍进步学生丁超群、丁润石、乐继韶、丁家宝、杨玉清等人在革命思想的激励下,积极创办了《时事评论》、《平旦旬刊》进步刊物,勇敢地针砭时政,揭露黑暗,探寻真理,对晴川中学学生尤其是孝感籍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革命觉悟也大为提高,如丁超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乐继韶、丁家宝也加入了中国青年团,后又转为中国共产党。1924年,丁润石考入北京大学后,又与同乡同学胡瑾堂、张立民创办《孝感新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时政,探寻兴帮改革之路。经过斗争的考验,丁润石、胡瑾堂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武昌一师学生汤经畬(yú)、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生颜光弟、晴川中学学生王自强等亦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之中,他们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至1926年期间,这些进步学生受组织派遣陆续返乡,成为孝感马列主义思想的播种人。

二、暑期补习学校

1923年夏,就读于武汉高师的郭述申及旁听生胡锡奎携带进步刊物返乡,串联其他返乡度假的屠义田等进步学生,四方奔走,八方呼号,终于争取了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同情和支持,创办了“孝感暑期学校”。学校自1923年成立至1926年共办4期,入校学生达数百人。为了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在汉口《江声日报》副刊上开辟半版版面作为“校刊”,积极撰写文章针砭时弊,宣传科学与民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补习的同时,鲜明地反对封建教育,提倡学以致用。学校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反对学生关门读死书,反对不问政治的学风,组织师生参加爱国运动,投身政治斗争。1925年5月,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各地掀起了反帝浪潮。6月,郭述申、胡锡奎以补习学校200名师生为骨干,组织上千群众举行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示威大游行。游行队伍从宪司街经过天灯街到达大东门,向着英国教堂涌去。一路上“打倒帝国主义”、“声援“五卅”惨案的受害者”、“帝国主义从中国滚出去”的口号此起彼伏。当游行队伍抵达教堂门口时,郭述申、胡锡奎停止前进,一边挥舞拳头,一边高喊“打倒列强!打倒列强!”。街上观看的市民也情不自禁地高唱:“快快团结起来,快快团结起来,齐奋斗!齐奋斗!”吓得英国牧师惊恐万状,紧闭大门,畏缩教堂。这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揭开了孝感群众性反帝反封建斗争新的一页。

三、“青年读书会”和“孝感青年协进会”

1923年至1924年间,在武汉测绘局工作的孝感籍进步青年张自(张必先),每逢假日回家乡毛陈渡,携带《新青年》、《向导》进步刊物,组织毛陈渡及附近的青年胡敦五、张乐情、张道性、胡韵轩、陈菊轩等人在一起共同学习革命刊物,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使许多青年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迪。

1924年11月,在武汉读书的乐继韶、刘仁柏、丁超群、丁家宝等人陆续返回孝感,在北部农村发动进步青年卫祖圣、张伟松、林竹如、黄友如、邹玉堂、陈文华、李威、丁家稀、郭少仪、邹谦山、朱维山、许敬容、左申池、冷鹤皋等人成立“孝感青年协进会”,组织大家阅读革命书刊,探求革命真理,并深入群众之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使不少人成为孝感大革命时期民主运动的骨干和领导者。

四、《澴铎》杂志

1925年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郭述申联络青年刘光汉、李嘉海、屠义方、杨玉清、胡锡奎等在汉的孝感籍学生,在武昌牙厘局街(荆南街)孝感旅省同乡会馆成立了“旅鄂孝感同学会”,并于1926年1月创办会刊《澴铎》。

《澴铎》旗帜鲜明,勇于公开自己的办刊宗旨。他们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孝感教育的腐败”,控诉了“强盗”般的官吏,鞭鞑了“妓女式的劣绅”,激励人民“制造我们理想中的新孝感”。他们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勇敢的精神,打倒强权,伸张公理,揭穿黑幕,整顿颓风”“创造我们理想中的新孝感”。是此,《澴铎》为孝感人民树起了一面反抗封建制度的旗帜。先进知识分子在孝感传播马列主义,不仅开创了“五四”运动后孝感的新文化运动,还为即将爆发的大革命时期的孝感人民革命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bxnzx@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59489 办公地址:书院街孝南区政府大院,二楼政协办公室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