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报道

吴茱萸花开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扶贫铁坝的故事

供稿单位:张国胜 责任编辑:沈秋菊 发布时间:2019-11-19 点击次数:

 

吴    茱    萸    花    开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机关驻村工作队扶贫铁坝的故事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20167月在宁夏考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孝感,桃花因年度的桃花节而闻名,荷花因河湖水乡而彰显生态美的本色。但如今有一种初夏时节让人难以忘怀的花——吴茱萸花,却在杨店镇铁坝村悄然绽放。

站在田野边远望,朵朵吴茱萸花既像飘落枝头的蒲公英,无穷无尽的从天穹深处飘落下来,又如同窈窕的仙女穿着洁白的裙子,用优美的舞姿向眼前的客人致敬。这些开在初夏的嫩白,是那样柔和在我们的视野里。一朵两朵悄悄地开,一簇两簇淡淡地放,那份茂密的白色或淡绿色的小花让人目不暇接……。

吴茱萸花虽然纤细小巧,单朵也不十分养眼引人注目,但她花成一色,花期一致,就像训练有素、步调整齐的队伍。当夏风拂来,便成片成片地绽放开了,一时呈现出千朵万朵立枝头的热闹景象。

《本草纲目》记载:吴茱萸木高丈余,皮青绿色,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叶似椿而阔浓,紫色。四月、六月盛开嫩白细花。八月、十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颗粒紧小,经久色青绿;其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

不与桃李争春风,要与荷花共烂漫。

每一朵吴茱萸花,都是代表着一份希望和期盼。

我对吴茱萸的了解,也是小时候背诵王维的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熟悉的。虽然背得滚瓜烂熟,如行云流水,但实际上也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真正对它的认识并产生感情的是在驻村结对帮扶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铁坝村的这几年。

吴茱萸何物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派大臣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但是楚国国王见了吴国进献的贡品大为不悦,不听吴国大臣的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到吴臣并婉言留下了吴萸。后来这位大夫就把吴萸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这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让楚王喝,喝了几次就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吴茱萸,又名吴萸、淡吴萸,民间也称腊米、茶辣,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的果实。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中医认为,吴茱萸辛、苦、热,入脾、胃、肝经,有散寒止痛,疏肝行气,和胃止呕之功,本品能温中散寒而止痛,又善解肝经之郁滞,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吞酸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泄泻等,尤以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效果显著。

民间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配伍中的主要成份就是吴茱萸,是一味珍贵的滋补药品。


铁坝村贫困之源

铁坝属杨店镇所辖22个行政村之一。杨店历史悠久,素有“桃花古驿”的美誉。

杨店古名斗山铺,建于唐代,以驿站蜚声荆楚。据《孝感县志·斗山驿馆》载:“通往南北之咽喉,军队换防,外交使节往来,以及粮草运输飞马舟车皆无宁日”。朝廷在此设有驿馆,邮亭,传递公文,书信。

杨店镇,位于孝感市东北方向大别山南麓、孝感市与武汉市接壤的东部边陲。东面濒临黄孝河(界河),与武汉市黄陂区一衣带水;西边紧靠孙家河(浐川河),与孝南区西河镇隔河相望;南部紧连京广线,与孝南区三汊、祝站两镇接壤;北方遥望双峰山,与孝昌县丰山镇、邹岗镇两镇相邻。

铁坝村地处杨店镇最北端,紧邻大别山余脉双峰山脚下,是典型的丘陵地区。铁坝村距杨店镇镇区12公里,位于孝南、孝昌两县的交界,是一处鸡鸣两县(孝南、孝昌)三镇(杨店、邹岗、丰山)之地。杨店素有“古桃花驿”的美誉,而铁坝村却旁落在杨店“桃花经济”之外,曾经的古驿道,并没有把这里引向富裕之路。

 全村3081204人,国土面积3余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6.99亩,辖邬家大湾、张家大湾、万家大湾等3个自然湾6 个村民小组,村有“两委”干部3人,党员31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20㎡。

2015年,因区位偏僻,交通闭塞,土地贫脊,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村级基础薄弱,无资源、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地少人多,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平均值;因病因残比例大,自我解困能力、动力不足;村级组织战斗力差,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等原因而被纳入杨店镇第二个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因贫穷,这里十年九旱,农民基本靠天吃饭;

因贫穷,人们看不到致富的希望,多数青、壮年选择出走远门,背井离乡打工;

因贫穷,留下的村民,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缺少致富的积极性,致使近三分之一的岗地好田荒芜;

因贫穷,全村2835岁的年青人就有66人没有结婚成家;

......。

2015年,铁坝全村3081204人中就有3770人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5.52%

按贫困属性分类:五保户1819人,低保户1434人(其中,全户低保1017人,部分低保417人),一般贫困户517人。

按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1029人,因残致贫1425人,因学致贫12人,因灾致贫12人,其他原因(缺劳力)致贫1112人。

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有1015人,癌症患者44人,肾病末期患者11人。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一道具有挑战性的考题。

在这个村子做到让人们不愁吃吃饱饭,不愁穿穿新衣,能读书、不怕病、有房住,让家家户户富裕起来,是一道前无古人、近无借鉴的旷世难题。

——少数人梦想过。

——绝大多数人做梦都没有想过。

 

产业扶贫的艰辛探索


脱贫攻坚,政协人理应一马当先。

2016年开始,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孝感市孝南区政协办公室响应中共孝南区委的号召,成立了驻杨店镇铁坝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以“政协主体,机关主责,领导主推,委员主帮,全员主力”的“五主精神”,在铁坝村展开了一场历时5年的脱贫攻坚斗争。

2016年我们进驻铁坝村结对扶贫以来,就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精准扶贫思想,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十通十有”精准脱贫目标,狠抓基础设施、突出贫困帮扶、落实民生工程。几年来,先后组织、协调、申报各类资金700多万元,建光伏电站、新修道路、扩挖塘堰、修建广场、建设晒场、改建渡槽、安装路灯、建自来水、绿化美化......,开展各种慰问、生活帮困、教育资助、结对帮扶,走出了一条“政协扶贫帮困,委员‘三进’助力”的精准帮扶路子,彰显了政协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如何加快铁坝村脱贫步伐?是单纯进湾入户串个门、建档立卡填张表、逢年过节送油钱,还是跑市进区争项目、挖塘修路疏沟渠、伸手等要靠国家,等等这些,尽管能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但也只会让贫困村、贫困户对帮扶政策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单纯的“输血”式扶贫,不去止血、更不去考虑提高“造血”能力,到头来只会越扶越贫。

想要打赢扶贫脱贫这场硬仗,就必须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发展就是依靠项目”的传统观念,把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自信心“扶”起来,把贫困群众对于“靠人不如靠己”的思想认识提高起来,将自身能动性带动起来,脱贫的方式方法才会真正的多起来。

我几乎走遍了铁坝的角角落落,心里总在琢磨:扶贫的关健还是在于发展产业,得下一番“绣花”功夫。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铁坝自然资源如此贫乏,如何发展产业呢?

2016年,我们给钱贫困户养鸡,成效不明显;

2017年初,我们资助贫困户养小龙虾,起色也不大;

2017年底,我们计划投资66万元,建设大棚种植蔬菜,也因投资主体不明确而夭折;

......。

几年来,为了寻找一条符合铁坝村实际的脱贫之路,我们发动群众沿铁坝河建起小龙虾养殖基地,贫困户养鸡种菜种树,还计划种脐橙、七里红桃......,但不是点小面窄、收少利薄,就是纸上谈兵、描虎画猫,不仅难以全面开发抗旱死角,远岗荒地,更难以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带动不了贫困户脱贫。

“输血扶贫不如造血脱贫,必须帮村、帮贫困户找到长期赚钱的门路。”

 在区位偏僻、交通闭塞、发展滞后的铁坝村发展工业不现实,城郊经济有瓶颈,招商引进不适宜,要脱贫、要致富、要发展,唯一只有做土地的文章。

为此,我和村“两委”一班人形成了“输血”不如“造血”,为了精准脱贫,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共识。

林果种植,一直都是杨店镇的特色产业,但近年来果贱伤农;

种脐橙新品种,申报项目,农业部门把关有虫害;

扩大小龙虾养殖基地,但沿铁坝河地域狭窄,水源、资源有限;

……。

我们四处咨询,八方打探,广泛调研。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个相遇、一个相谈,一个相倾、一个相信,把本村一个当兵走出去后20年创业有成的小伙子张涛,拉回到了他魂梦相牵的故土,再次打拚创业,开始了与吴茱萸结缘的新的生活,也拉开了铁坝与贫穷命运抗争走向富裕小康的序幕。

 

张涛其人


有人觉得,不管什么理由,一个从穷窝窝走出去,如今身价数千万的老总,甘愿丢下大城市的安逸生活,跑回农村且十分贫困的老家,再去做一个父辈做过的农民,盘起泥巴来,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是的,张涛就是这样一个人。

小伙子正是风华正茂,还没跨入38周岁,让人羡慕的年龄,面相上尽管天庭泛出亮光,略显阅历,但也看不出年龄与事业的沧桑。 

如今的张涛,在大城市闯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尽管四海奔波,但最令他魂牵梦萦的依旧是故乡的山山水水。张涛说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投向家乡的怀抱。他就是这样一个游子,睡得起迪拜的七星级酒店,也住得下老家的牛棚。

据说,张涛是家中弟兄三个中的长子,张家世代务农,父母并不经商,1999年高中毕业后高考落榜。因家境贫困,无力再学,是年冬季18岁的张涛便报名参军,来到云南大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14集团军云南边防野战军服役;

2001年正值大裁军,他退伍回来后,不顾父母双亲反对,放弃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进入武汉工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主攻市场营销;

2002年7月到广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部国内销售公司实习;

2003年毕业后应聘到广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部国内销售公司,从最基层业务员做起,后转为鄂东TCL营销中心业务主管;

2004年任鄂东南TCL营销中心副总经理;

2008年任鄂西北TCL营销公司总经理;

2010年任鄂西南TCL营销中心总经理;

2014年任鄂东北TCL营销中心总经理,其间年营业额突破1.3亿元;

2017年4月,调任武汉TCL营销中心总经理,期间年营业额突破1.9亿元。

工作闲暇,在为别人打工的同时,拥有远大抱负的张涛自己悄悄地创办了2家公司:

武汉捷瑞特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黄石博通电器有限公司,开始试水创业闯市场。

2017年8月辞去广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部国内销售公司湖北销售总监职务,自主创业。23年内,他先后创立了:

黄冈浠水县浠水商场浠商家电有限公司;

黄石市美亿家门业有限公司;

黄石市鼎鑫装饰有限公司;

孝感绿品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孝感市铭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

加之他先前创立的公司,他的麾下就有7家公司。

2017年,正值事业有成,名冠华中,广东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部国内销售公司华中地区的无冕之王;35岁,青年才俊,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羽扇纶巾,身上披着耀眼的光环,一切都令人羡慕;这个被行业巨头们越来越放在眼里的后起之秀,可他却选择了激流勇退,自主创业。

这些年,张涛尽管从事的行业比较单一,但他一直都把工作的视角看的很广,对社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看准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民的需求意识。

2017年6月,富裕起来的张涛并没有忘记还处于贫困的家乡和家乡的人民。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和一畈畈、一冲冲、一岗岗、一丘丘荒芜的土地,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论证,他把两个弟弟和一个日本留学归来的堂弟从打工的城市拉回,自己投资100万元,购置了插秧机、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榨油机等10多台套日本久保田系列现代农业机械,在家乡成立了孝感绿品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领他们弟兄仨承包了村内150多亩抛荒田,并担负起邻近两县4村的农业生产服务和农特产品加工销售,开始涉足“三农”领域。

现代化的收割机驰骋在田野,一片庄园房前屋后种满花草,院前,一片猕猴桃树林绵延在山丘上,树上挂满毛茸茸的果实,周围,李子树枝繁叶茂,桃树挂满果实;在他身后,上百千余只雏鸡雏鸭不停叫唤,正在树林里“歇凉”,远处的鱼塘里,不时传来水波声......

这,就是当时张涛梦幻中的乡村生活,田园美景。

然而,是我们扶贫驻村工作队让他改变了自己的美好田园乡村梦。

初见张涛,他身穿干净的白衬衣,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既有儒商的优雅随和,又有军人的刚正不阿。一接触,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乍一看,近180的个子,一个真正标准的帅哥。

耳闻张涛事业红火倾心家乡建设,眼见张涛干练爽朗关注精准扶贫。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产业扶贫伙伴么!

据他说,刚开始我听说上面有扶贫工作队来我们村驻队扶贫,很是怀疑,因为早就听说机关干部多是“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下乡扶贫也就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罢了。

我极力邀请他在家乡扶贫上,特别是产业扶贫上做一番作为。

我对他讲,习近平总书记说“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我说,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关键一着,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是我们铁坝整村推进扶贫脱贫,解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手段。

现在我们铁坝村人口老化,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严重。

你作为家乡走出去的大企业家就是要有大气魄,大手笔,看长远,看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的事业。

他得知我是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身份后,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说看有没有合适的好项目,陪我们扶贫工作队好好干一场,为家乡精准脱贫做点贡献!

还说要相信他一定会把愿景变理想,把理想变规划,把规划变蓝图,把蓝图变现实。

当时我惊讶得没有出声,怎么这么爽快的一个小伙子。后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现代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吧。

但后来我们有次长聊时,我曾好奇地笑着问他当时怎么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了我的请求。

他也笑着说,是您们工作队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感动了我。我在家好长的一段时间里,看见您们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工作在田畈,看起来是在真扶贫呢!您这队长和工作队员不是不辞劳苦白天黑夜,进湾入户,为贫困户解难帮困,就是不怕怨言东奔西走,翻山越岭谋事干事,不是挖塘修堰建公路,就是装灯改厕建广场。

这些,我都知道了看见了,您们工作队还真不是坐在办公室扶贫的。

乡亲们也在说,这扶贫工作队还真是来真抓实干的,是名副其实的扶贫干部。

老人们说,还真像当年的土改工作队。

在贫困户们的心目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不是他们曾经戏说的卖狗皮膏药的“说客”了。

哦,我这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在观察扶贫和扶贫工作队呀!

结缘吴茱萸

本来,张涛和我的想法一样,准备将村北头一片上百亩的荒地开发出来种脐橙,而且准备种现在比较流行的美国脐橙。

2017年底,他还带着他们家兄弟们到湖北宜昌秭归去考察学习,回来后决心很大,还立即着手扶贫产业的立项申报工作。然而当呈报到相关部门时,项目却因美国脐橙严重的虫害而夭折。

后来,我们又策划种植杨店镇的特色水果——桃子项目,而且是时下市场俏销的新品种——黄桃。

然而又是一波三折。起先,我和铁坝村“两委”的同志们一同规划设计,准备将这100亩荒地投资63万元建设成高标准的立体综合性产业园,而且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得到了中省项目资金的扶持。

高投资,引来了“红眼病”。

一些眼热“钱多”的人打起了项目的主意,而且还挑拨镇政府、扶贫工作队、村干部和张涛的关系,甚至游说村干部,说张涛没多大实力,是回来做做样子,甚至说他是回来套取国家扶贫资金的。导致镇、工作队、村三级在确定投资主体问题上骑虎难下,为避免不明真相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疑虑,后来,我与镇、工作队、村研究决定将投资主体内定给一个稍有经济实力的本村村民。这一决定,给信心满满热情似火的张涛兄弟们泼了一瓢冷水,而且不仅仅是项目易主,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张涛回报家乡初心的怀疑和打击。

岂料,市场风云突变。2017年,2018年,桃子市场价格持续跳水,长期低迷,本就不是很热心扶贫产业的这位稍有经济实力的村民,一口就拒绝了投资这个扶贫产业项目。

满以为胜劵在握的一个产业,胎死腹中。一时,让我和镇、村干部面面相觑,面对张涛很是尴尬。

“这都不是个事!”张涛随口说出的一句“孝感话”,刺痛我的心。

     2017年10月,在参加黄石商会的一次活动中,张涛有幸同时任黄石市长,现任黄石市委书记的董卫民相聚,在了解到张涛家乡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张涛有意回家乡创业做点扶贫实事,只是苦无合适项目。董市长说:“我驻点的阳新县枫林镇樟桥村有扶贫产业吴茱萸种植,可去考察一下。”

 吴茱萸,在当地又称腊米,是我国名贵珍稀中药材之一。腊米为芸香落叶灌木,易管理、产量高,一般3年挂果、5年丰产,可种植30-50年。吴茱萸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在阳新县种植已有400余年历史。地处幕阜山脉与横立山脉交界处的枫林镇,特别是樟桥村、坳上村,是阳新县吴茱萸的主产区,也是鄂赣地区为数不多的吴茱萸产地之一,被誉为“腊米之乡”。

“阳新腊米看枫林,枫林腊米看坳上”。接待他的枫林镇镇长杨寒说,靠着种植吴茱萸,坳上村和樟桥村这两个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

通过考察学习,他的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苦苦寻觅的产业项目,而且是可资可鉴的扶贫产业项目吗!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回来后,张涛立马和我进行了促膝长谈。我听着他的讲述,看着他踌躇满志的表情,勾画着铁坝村未来“吴茱萸之乡”的梦想与抱负,我们俩,一拍即合。

作了地理环境、水文气候等前期咨询,201881日,在张涛的带领下,杨店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办干部,铁坝村班子成员和我们扶贫工作队队员一行奔赴樟桥村、坳上村实地考察学习。

 坳上村曾是阳新县枫林镇出了名的贫困村,一度负债180余万元,1958名村民就有447位贫困,村里的人穷得到镇上赊瓶矿泉水都难。

接待我们的村支书刘训志说。

2014年,在外经商的刘训志被镇委书记动员回来,当年当选村支书。刘训志还记得,2014年他刚回村时,村委会破破烂烂,落脚的地都没有。

“不发展产业,村民难致富。”刘训志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产业。很快,他瞄上了吴茱萸。

刘训志带头出资30万元,带动村干部、致富能人纷纷融资,注册成立“阳新县坳上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吴茱萸产业。

在他带动下,村组干部和群众纷纷入股,筹集资金,建设吴茱萸产业基地。2018年,该村已发展吴茱萸种植8000多亩,育苗基地20亩。仅吴茱萸一项就收入2000万元,户均增加每年45万元,人平增加1万元。2019年可望突破3000万元收入。

为了种植吴茱萸,刘训志从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做好服务工作,起早摸黑,操碎了心。腊米产业撑起了坳上村脱贫致富的蔚蓝天空,给贫困户带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一时间,刘训志被称为“腊米支书”。坳上村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20186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坳上村发展腊米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经验。

村里实现了脱贫致富,而刘训志从“大老板”转身为“服务员”。他一心扑在坳上村产业发展上,致力于精准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跑项目争资金,改善坳上村基础设施。如今,路通了、水通了、网络也通了,村容村貌全面改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今年突破了40万元,获得全省村级经济收入进步奖。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坳上村的带动下,枫林镇吴茱萸产业迅猛发展,村村组组建基地,家家户户种腊米。

目前,枫林镇已发展吴茱萸3万余亩,形成育苗、移栽、培化的规模效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一行人边看边惊叹,边听边比较,边问边自省。于是连夜开会进行了讨论。

吴茱萸生长十分泼辣,房前屋后均可种植,适合当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特点。特别是在荒岗秃岭上种植,相比于传统农业,吴茱萸种植效益高。

2018年当时市场行情每公斤在400元左右,一亩吴茱萸栽植3-5年后进入丰产盛产期,亩产干果在150-200公斤,产业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物以稀为贵。既然市场有需求,经济价值高,既不占农田,又具有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见效快、效益高的优点,我们村各方面条件又适宜,为什么不闯一闯、试一试?”张涛满怀信心地说。

在张涛高涨的决心鼓舞下,一行人个个磨拳擦掌决心回来好好大干一场。

一周内,孝南区农业、土肥、科技等相关部门,都应邀为铁坝拿出了“土地诊断书”:认为铁坝村地处丘陵岗地,气候温和,土质较好,适宜吴茱萸种植。

为此,镇、村、工作队决心联手张涛共同开发建设铁坝村吴茱萸基地。

2018年8月,张涛在孝感注册成立了美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8年96日,张涛的铁坝村吴茱萸122亩基地(含22亩塘堰)正式破土动工,沉睡了20余年的荒田岗地听到了隆隆的推土机声。

2018年1011月间,张涛继续赴安徽亳州、江西赣州、湖南岳阳等著名中药材市场调查、分析行情,了解信息,到湖北恩施考察近年种植的大户生产销售情况,到泰国等东南亚中药材市场考察市场前景和深加工前景。

考察归来,信心满满。

2018年1111日,吴茱萸基地一期正式栽下吴茱萸中花品种树苗。

开荒种树绿满岗

一亩地年均可以收100公斤干果,我们按每公斤平均200元计算,一年就是收入2万元。一次种植吴茱萸,丰产盛产30-50年。这样的效益没有人不动心的。

简易的种植技术、简单的栽培管理、简便的采收形式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领域、高效的经济收益,大大地吸引了铁坝村的贫困户和党员干部群众。

在群众热情高涨的同时,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却十分冷静。那就是要把好事办好,让张涛合作社、贫困户和农户、村集体都受益,实现产业扶贫的目的。

于是,我们在申报中省扶贫项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强产前产中服务的同时,与镇政府、区政协共同协调,筹措资金16万元帮助解决种苗购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困难,支持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同张涛围绕土地流转形式、农户土地租金、集体经济收益、贫困户利益链结、农户打工薪酬等吴茱萸产业与铁坝精准脱贫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创新,不是一味简单的“一建了之”、“一转了之”、“一包了之”,而是多方学习借鉴外地产业扶贫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铁坝实际,经过反复协商达成共识,以生态、循环、绿色、融合为建设思路,通过“创建生态产业园、带贫嵌入产业链、复制打造产业群”的发展路径,开发建设吴茱萸产业园。

2018年12月,镇、村、工作队根据张涛的要求,采取同一开发模式,申报中省扶贫项目,又流转了200亩荒田岗地种上了吴茱萸中花品种树苗,而且杨店镇政府、孝南区政协同样给他以资金上的扶持。

为了保证基地交通方便,着眼未来综合产业的发展,铁坝村还申报了扶贫项目,投资近30万元新修了一条基地公路,并将过去较窄的凤(集)岭(山)公路扩宽至5.5米,连通上了黄(陂)孝(感)文化旅游专线公路。

3个月来,张涛先后利用中省项目资金,杨店镇政府、孝南区政协帮扶资金和自筹资金共150多万元开发了沉睡20多年的荒岗草地,建起了300亩高标准吴茱萸产业示范基地。

强化产业扶贫功能,依托美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助吴茱萸产业园建设,我们坚持“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定点上岗、定责问效、定期脱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劳力务工的问题,协助13家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其中,村委会与合作社还签订了一次性开发建设,合作社、流转土地农户、村集体、贫困户和打工农户多方收益的10年至30年合作协议,由此探索“企业承包、村民转租,集体收益,三方共赢”的“合作社+基地+党支部+贫困户”的帮扶脱贫模式,践行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趟出适合丘陵贫困地区开发式、“造血”式扶贫的产业扶贫之路。

看到这样的场景,村民张汉洲、张国清找到张涛,请求匀一点树苗给他们试种。张涛从原本比较紧张的树苗中匀出一些树苗来给他们,还笑着说:“让我们一起发大财!”因为,他乐意看到有群众主动种植吴茱萸。

   村民李友阶是贫困户,一家4口都吃低保,想外去打工又不能照料家里,在家种田又没多大收益。自从村里建起吴茱萸生产基地,他在基地务工,日工资100元,2018年仅工资收入就有3000多元。孝南区政协主席王望姣结对铁坝村精准扶贫,她在调研基地问起产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时,正在打工的李友阶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说:“这产业肯定好哇,我家的收入就因此有了保障!”

在吴茱萸栽种植基地,农户每亩每年有300元的土地流转费收入,村集体也有每亩250元的经济收入,同时基地每年需要栽培、除草、防虫治病、打顶、采摘的员工三四十人(其中生产淡季用工10余人,旺季100人左右),基地年可为村民增加打工收入100-150万元。

与张涛座谈,听张涛介绍,王望姣伸出大拇指连声说:我为你点赞!

2018年,铁坝村集体收入5.6万元;2019年可望突破16万元;贫困人口从建档立卡时的3666人减少至1435人,2019年可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孝南区委书记袁华江在铁坝村调研,对张涛这样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回家乡投身精准扶贫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鼓励张涛把吴茱萸种植与产业扶贫高度结合,做大做强,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新路子,特别是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上开拓新的领域。

张涛至今仍记忆犹新,先哲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也没有忘记,先贤立身处世的名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他投资扶贫产业,本是被扶贫工作队的所作所为所感动,才下决心参与做些产业扶贫项目的事,也本想以仁爱之心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并没料到各级领导对他于此寄予厚望。

2019年2月,政协孝南区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经过协商提名张涛为政协孝南区六届委员会政协委员。

吴茱萸花开

看到去年种下的两年生嫁接苗,今年就开花试果,我和张涛都感到喜出望外。因为这其中浸透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远看成片的吴茱萸端庄地矗立着,像安静素洁的少女,3万多棵吴茱萸竞相绽放,将花香夏韵舞遍乡村,扮靓铁坝,遍野的吴茱萸花在枝头摇曳生辉,似烟霞,像云锦,烂漫如海,清新如画。

走近吴茱萸,身未近香已至,淡淡的、清清的,四处发散,沁人肺腑。青枝绿叶上,喷涌出嫩白淡绿的色彩。走到花前,细细端详,才感到那一簇簇圆锥状的花序、毛茸茸的花蕊,更像一把把精致的小伞,非常可爱。一片吴茱萸花,像极了山野间野蛮生长的姑娘,尽管她不如樱花烂漫多情,不如桃花浓艳妩媚,不如梨花玉骨冰肌,但她无拘无束,淳朴自然,热烈泼辣,特别的味道给特别的你,好似天生就有让人驻足、流连、赞叹的魅力。

漫步吴茱萸林间,脚下是片贫瘠的土地,土质坚硬,夹杂着沙砾细石,吴茱萸扎根这里,依然努力而顽强地开成一片粉白色的海洋。有人说这花朵看着像小米粒,有人说像金喇叭花,还有人说像满天的繁星。而我感觉那每一朵吴茱萸花,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之上又开着数朵莲花,花心中的蕊,散发着白色的光芒。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我心中,这吴茱萸花是朴素而高贵的,有着耕耘者的品格与气度。

经过时间的点化,九十月间,这漫山遍野的吴茱萸花将变成铺天盖地的暗紫红色果实。吴茱萸果实密集或疏离,味辛,有大油点,每果瓣有1种子,种子近圆球形,一端钝尖,腹面平坦,褐黑色,有光泽,看起来像一颗颗小瘤子,表面不光滑也不艳丽,晒干后即为名贵中药材。

一路走来的艰辛,换来的是漫山遍野的吴茱萸花开,更增强了我们发展铁坝村产业扶贫、助力铁坝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吴茱萸基地的建设,为扶贫产业建设、为铁坝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们密切关注吴茱萸市场变化和深加工前景,谋定而后动下好先手棋,即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立足吴茱萸产业,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将其产业向“产业+”延伸,把吴茱萸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吴茱萸产业强村,促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

思路很好,但实施时却困难重重。

当我和张涛提出深入发展吴茱萸产业和继续申报吴茱萸扶贫产业项目的想法后,却遭到了阻力。少数村组干部不置可否,镇干部中也有人反对,甚至还有诋毁的声音。在没有实际效果,或者对铁坝村情以及对吴茱萸的种植、技术、市场,特别是深加工、出口市场不了解的情况下,缄口不语或者本能地抵制,也属正常。

好在阳新县离孝南区路程不远,好在樟桥村、坳上村的吴茱萸效益是货真价实,好在《人民日报》刊登的坳上村及村支书刘训志脱贫攻坚的事迹是眼见为实,好在张涛扶贫家乡的意志坚定,更重要的是孝南区委领导关注,孝南区政协领导十分重视,镇委思想也统一较快,孝南区扶贫办更是全力支持,张涛的计划才得也向前稳步推进:

向“规模+”延伸。张涛决定再投资60万元,扩大种植面积120亩,将吴茱萸基地面积扩大到450500亩,以合作社为平台,带动更多的农户来发展吴茱萸种植,形成规模效应,并建设一个晒场和一个烘干房,为吴茱萸挂果试产做好准备;

向“种苗+”延伸。计划投资30万元开发建设10亩高标准的种苗基地,力争成为区域内吴茱萸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贫困户乃至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苗;

向“观光+”农业延伸。以黄(陂)孝(感)文化旅游专线开通为契机(距铁坝村200米),以区域文化保护为切入点,挖掘整理凤集文化,努力成为卓尔小镇、庭瑞小镇、双峰山景区旅游观光带中的重要一极,不断加速旅游产业发展;

向“融合+”农业延伸。吴茱萸基地涵盖现代化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观光业等多种业态,实现“农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极大提升农业收益,通过“合作社+基地+党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打开贫困户致富增收的多个切入口,构建农民“租金+股金+薪金+现金”多元增收格局,有力解决脱贫致富难题;

向“企业+”延伸。合作社将抓住婺商华中模具城有限公司实施企业结对产业扶贫的契机,与婺商华中模具城有限公司合作致力产业扶贫,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吴茱萸中药材种植供应源,并实行“六统一”(统一建设标准化基地、统一提供新品种、统一提供新技术、统一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的服务承诺,同时确保在中药材行情变动较大的市场情况下,提供吴茱萸的最低保护价。同时注册品牌,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把杨店镇荒岗荒坡的资源整合开发出来,力争把吴茱萸做成继桃树之后的第二大品牌产业,走出一条精准扶贫的“铁坝之路”。

张涛,开始一步步编织和实现他的吴茱萸王国之梦!

我在遐想,三五年后的铁坝,初夏吴茱萸花开,必将是一处世外桃源。

用自然静谧、花香果美、交通便利、环境独特的优势,从基地到村湾,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田间地头、丘陵岗地,吴茱萸树或成片成畈、或密或疏,或扎堆、或独立,处处蓬荜生辉,依依妖妖,花开满树,密密匝匝,朵朵挂金,枝枝坠玉,馨香盈盈,鸟语花香,为慕名而来的人们带来一幅诗韵的画卷和诗情的享受。

我更坚信,三五年后的铁坝,将是又一个“坳上村”。

吴茱萸花,铁坝村的吴茱萸花,从遇见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了走进更多人的心里,为贫穷的乡村带来富裕的希望!

吴茱萸花开了,喜获丰收的金秋还会远吗?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bxnzx@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59489 办公地址:书院街孝南区政府大院,二楼政协办公室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