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关于孝感高中建校的经过及其他

供稿单位:区政协发布人员 责任编辑:区政协文史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6-9 点击次数:

一九七八年春,孝感高中第二次复校,作为孝感地区的一所重点高中。几年来,由于遴选教师较认真,考录学生较严格,教学效果较好,毕业生升学率较高,该校已成为省内比较著名的高中之一。

解放前的孝感高中始建于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七年,秋季开学.至今已有三十七年。笔者就耳闻目睹之所知,凭追忆之所得,列举三数事,聊供关心孝感文教的人士以及将来为该校编纂校史者的参考。虽属一鳞半爪,谅非毫无价值的刍荛之言。

文中间有触类所及,涉及域外某些情况者,或可作为了解当年孝感文教情况者的谈资,幸能不以题外浮辞见嗤。追记难免谬误,词语更欠雅洁,尚望高明匡正,力求反映真实情况。

以下分建校、开办和第一次复校三个阶段来谈。

()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即一九四六年,湖北省教育厅决定在省内增设千所高中,各地人士,都设法力争能将这所高中设在自己的家乡。孝感人鲁文(字质轩),当时系我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又和厅长王文俊是北大同学,交情笃厚,所以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能将这所高中设置在孝感。但是省厅附有条件,即要孝感县自筹建校费用,开办之后,才”拨发经常费用。而当时的孝感县,也因抗战期间,沦陷七八年,民穷财困,加上官吏贪污,地方财政困难,难筹这笔建校巨款。   

        机会凑巧,在这以前的一九四五年,有孝感人朱寿陔,因当过日伪的区长,被捕在狱。他曾请求将他用贪污所得、在汉口所购置的两    幢房屋,捐献给孝感县,听凭处理。那几年,汉口的房屋紧张,铺面尤其难得,租赁或买卖,动辄以金条若干计价。于是原孝感县政府,将那两幢房屋变卖,并决定以此款作建校基金。其买卖时间、价款、经过及主持人等内幕情况,笔者尚不清楚。那两年的县长,先是湖南人傅孟根,后是汉阳人朱懋藩。

        建校经费既有着落,县政府也奉令急于建校,于是在一九四七年春季,伪县长朱懋藩率领教育科长及文教界少数人士先到东郊  昌阁勘寻校址,文昌阁原为古建筑,在抗战前两年,孝感人士曾在这里创办私立启澴中学”,此时四周教室,多已倾圮败坏,但作为  胜迹的三层高阁,依旧巍然耸立,还有木质楼梯,可上到最高层,远瞰四周。随行的文教界人士,建议此处僻静开阔,建校较适宜。但不久以后,县政府却决定拆除城内的“东岳庙”作为建校基址。主持建校者,始终是伪教育科长沈豫康(孝感北乡人),且于当年夏天建成

上报。

      “东岳庙原是砖木建筑,结构宏丽,大木巨石不少,外加变卖汉口两幢房屋所得,按当时物价,理应建成一所相当宏大的学校,而结果只建成不大的两层旧式楼房一座,两排作教室用的平房共计六间,一个可容数百员生的“大礼堂以及少量的附属建筑,如厨房、厕所、门房等,而且全都十分狭小简陋。显然,是教育科长沈豫康一手包办,从中大量贪污,伪县长朱懋藩是否那样干净,也很难说。

        一九四八年暑假,孝感县教育会在城关一小举行大会,由理事长董守永领衔,书面提出问题并经大会决议,责成沈豫康公开建校账目,以便教育会派人审核清算,否则“教育会”将向法院指名控告贪污。沈豫康闻风丧胆,逃之夭夭,不知所往。开学以后,文教人士,各有所司,理事长改选,由启澴中学校长肖华诚继任。当时启澴”复校不久,筚路蓝缕,事情很忙,而且当事人沈某逃匿无踪,教育会”的清算建校帐目的决议,就无从实现。是年冬天,伪县长陈宗猷(广西人)还派人清查过此帐,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半年多以后,孝感解放,高中建校的这笔糊涂帐,也就不了了之。

        这所学校,解放后几经扩充建筑,扩大面积,但在六十年代后期,高中停办,就改为“孝感地委党校”。如今的孝感高中,则是在

“永新中学”的基础上,改名和扩建而成的,并非原来高中的基址。

        ()  

        校舍既成,省教育厅便决定将学校命名为“湖北省立孝感高级中学”,按时直接划拨经常费,并于一九四七年初秋调派“郧阳高中”

(省立“八高”)校长卞廷泉来“孝高”充任校长。卞、字渊如,江陵人,北大经济系毕业。一九五七年,还在武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同来的,还有教导主任任寿祺(黄陂人,五十年代后期调到“咸宁高中”任教),事务主任汤化容(孝感人,中华大学三十年代毕业)以及若干教职人员。

        卞校长也是我省中学教育界的老前辈,选择师资较严,除了他的所亲所熟的老同事之外,多为名牌大学出身且有教学经验者。不过,当时处于草创阶段,规模很小,开学招生较迟(那时中学是各自为政,未行统一招生分配办法),所以开办之后,只招收高一上新生两班,初一上新生两班,四班学生,约近两百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外地。第二年(一九四八年)秋季,就只招两班高一学生,没再招收初中生了。卡校长还为学校创作过一支“校歌”。那时文娱活动不受重视,这支校歌,恐怕学生们在当时未必会唱。

        当时学校员生中,虽有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但没听说有组织活动,学生中肯定也有些思想比较进步的,但就一般说或表面看,多是死读书,死读书,并没有什么学生会或自治会之类的组织和活动。

        图书和仪器等也极少,两者甚至都比不上当时县一中所拥有的数量和质量。

        一九四九年春末,解放战争发展更为迅猛,四野大军南下,国民党党政机关及学校,先后纷纷土崩瓦解。卞校长他们将学校的桌椅教具等公物,全部收拾封存,闭锁在校内。将大门等处的钥匙,交由当地的一个看门的工友刘老头保管,外地教职人员,大多一同走向武汉,学生各自回家。学校从一九四七年秋开办到此时,不满四个学期,员生就全部走散,无形瓦解了。在这前后,学生也颇有遥奔解放区参加革命的。客籍教师,只极个别的因携带家眷,不便远行,便留在城内,和本地员工一同迎接解放。

      (三)  第一次复校

        孝感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下旬解放。孝感县人民政府县长饶民太同志率领部队和部分干部进城主持县政。城内各界人士,相约前往欢迎。饶县长随即指定启澴中学校长肖华诚、教师李意诚和一小校长李汉杰三人为孝感教育界临时代表,并参加孝感人民复工复商复学委员会。李意诚和一小教师滕星桥则为教育界人士之间的联络者。

        饶县长多次面示各学校迅速采取措施,复校上课,以便安定民心,恢复社会秩序。其他各中小学校,员生绝大多数都是本县人,复校

上课,自少问题。唯独当时作为孝感最高学府的高中,留在城关的员生很少,学生又多散居四乡及外县,原校长等人又不在,困难重重,但又必须同时复校上课。因此,便由三位临时代表“两李一肖”发起,而以李意诚为主,邀集孝感教育界部分人士,在一小校园内聚会座谈,

商议“孝高”复校之事。会上决定成立“孝感高中复校筹备委员会”,推选原“孝感高中”教师董守永为主任委员,具体负责筹备有关事宜。因董守永为四十年代初武大毕业生,解放前在四川、汉口及孝感等地教书六年,并曾两次代表“县教育会”出席“省教育会代表会”,挂名为“省教育会理事会”的“理事”,在当时的县内外教育界,较有声名。

   董守永即席申述困难,同时表示避免窃位擅权之嫌。于是大家又加推“两李一肖”为副主任委员,外加委员数名,以示郑重。由李意诚转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于是“孝高复校筹委会”宣告成立,由董守永全面负责。行政上由县文教科科长常烁同志直接领导;不久以后,改由地区文教科领导。科长是杜石夫。

  当时留城的原孝高教师,只事务主任汤化容、数学教师吴学钧<外县人>等几个人,董守永便物色到由四川回乡的王敏兰<女、武大三十年代末化学系毕业>,曾养阶<武大四十年代前期土木工程系毕业>,以及部分教职人员,教师阵容已具,便通告于五月初旬复校上课。

   那期间,各中小学校,无论员工职别,一律由县人民政府按月发给大米七十斤,作为维持个人生计的工资。这种待遇,一直持续到一九五O年秋天才加以调整提高。

 “孝高原有的两班初中生,则和启澴中学”学生一起全部并入“孝感一中”,由肖华诚任校长,<肖于一九五一年起改任教育科长>启澴中学停办。孝高"的本县学生,多有参军参干随大军南下的;外地学生,也只能陆续回校,且不完全,所以开课之初,老生并不很多。但其时武汉处于解放前后时一期,原在武汉求学的高中程度学生,纷纷请求转入“孝高”续学。因而为时不久,渐次增加到高一和高二、三个班,约一百余名高中学生。

到六月下旬,原任卞廷泉校长带同一部分离校的教职人员,持省文教厅的介绍信回孝感,向县人民政府报到。当时对旧人员一般采取的是“原人、原职、原薪”的“三原”政策。但“孝高”又有特殊情况,因此,县文教科长常烁到学校召开诙校解放前后两部分员工的联席座谈会,并指示合并、协同办学,因学期不久就可结束。论理该由卞校长主持校政,但他执意不肯,所以只调整了师资和课程,仍由“筹委会”负责校务事项。

 暑假期间,孝感县中小学全体教师,在城关一小参加“暑期讲习会”,会后分组奔赴四乡去搞“支前”工作。

秋季开学,孝高改由地区文教科领导,卞校长恳辞校长职务获准,留在学校教课。一九五○年春,他请调到武昌女师教书。地区行署就调派秘书任鹤宾来校主持,筹组“校务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直到此时,原“复校筹委会”才完全结束。任鹤宾是黄陂人,年逾六十,“武昌高等师院”毕业,解放前到河南老解放区参加革命。他很尊重教师,肯听取有经验的教师的意见。

开学不久,董守永奉派赴应城接洽将应城高中”。并入“孝感高中”之事。其时,应城的“教师讲习会”尚未结束,校长李国魁一人留校待命。李是北大毕业的,也是我省中学教育界的老前辈。该校的校具、图书、仪器及钢琴等,全部都由应城文教科留用,我们接来该校员生名册、及少数有关资料,返回“孝高”,向有关领导复命。这样,应城高中停办,全部学生及部分教师,并入孝高。孝高的学生人数和班级,骤然增加多了。

任鹤宾主委鉴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很重视文艺宣传活动。教师中也不乏能书善画、擅长歌舞以及较有宣传经验的人才,如美术教师夏载阳、女教师傅钰成、音乐教师王南溪等才艺众多者,学生中人才更众。这样,除开书写校内、外的大量标语和墙报外,学校的文娱宣传活动,也经常搞得十分活跃<其他中小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不仅演出如《兄妹开荒》等等小型歌剧,还彩排演出过如《王贵与李香香》等等的大型歌剧。此外,还和城关其他中小学的教师合作演出过《白毛女》、《血泪仇》等大型歌剧,颇收宣传效果。

在凛冽的寒冬,风雪交加之际,学校还派王南溪等二三教师,率领一队学生,到乡下巡回演出宣传(王是孝感人,抗战期间,曾参加“武汉合唱团”赴南洋群岛进行宣传募捐活动,解放后,由董守永延入“孝感高中”,五十年代,转入“武汉音乐学院”工作),获得较好效果。

此外,学校也注意逐渐充实图书、仪器及教具等设备,并设置专职管理人员。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表  彰学习进步快、思想转变大的学生;领导人不定期下班听课,讲求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类办法,现在看来虽不  足为奇,而就三十五年前初解放时的学校教育说,这都不能不看作是值得一书的新鲜事儿。

一九四九年寒假,孝感地区中学教师讲习会在孝高举行,各县中学教师齐集。其时,安陆师范迁来孝感,改名孝感师范”<是为如今孝感师专的前身>,尚未建校,暂在三汊埠“小学”和“二中”等处借地办公。所以在讲习会内,孝师孝高”两校的领导和教师,合成一个大学习组,由“孝师”的校长翟明远<江苏人,后曾任地区文教科长>主持,会上进行思想批判,相当严肃认真。

一九五O年上期,省文教厅撤并武昌私立大公中学”等校,并将一部份学生拨入“孝高”就读,其中有高三年级的。嗣后又派在武汉“中原革大”学习期满的朱巨漪来孝高充任校长。朱是在恩施的“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晚期毕业生<其后,曾改调到孝师任教>。而原来来的孝高校委会依旧,所以在这期间,由任主委和朱校长两人共主校政,一老一少,加上不乏较多经验的教师协助,所以合作办学,颇具声色。

省厅除陆续提升或增派教师外,还特派一个“三人工作组”来孝高驻校数月,曾与语文教师共研语文教材篇目的取舍<作其后省编语文教材”的参考>,并探讨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由于工作组的倡导,校方的支持。“孝高在学校对面的一所教会礼堂<如今的“地区卫校门诊部”>内,举行过孝感地区各学校    首次公开教学”<当时叫它“观摩教学”>。由某师院中文系毕业的语文教师冯德实主讲白居易的诗篇《缭绫》<语文课本上篇目之一>。这是一次大型的观摩教学。听课者,除受教的学生外,还有孝感城乡各校所选派的教师代表,各校的部分领导人、文教部门的有关领导同志及少量的塾师,约二三百人。讲课完毕,再由各单位推选各自的“中心发言人,在孝高会议厅分组坦怀讨论,热烈探究得失。

这次观摩及讨论的情况,由工作组”和学校共同指定某教师加以总结,并责成他于暑假期间,到孝感一中去向聚集该校“讲习”的各县的中学教师口头传达,以便推广这种通过观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经验。

一九五O年暑假,地区文教科撤换孝高”的原教导主任任寿祺,改派董守永充任,另指派语文教师程铮充教导副主任。程铮是江苏人,原是“武昌体育师专”的讲师,后调至孝高任教。

其后不久,领导上奉令按规定调整员工工资,孝高当时属省级中学待遇,所以平均工资远较“县级”中学为高,一般高出约达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年暑期,孝高首届两班学生结业。随即有相当一部份<百分比不详>考升武汉大学”等大专院校,其中有数名于今在武汉及别地的高等院校充任副教授等重要职称。另有部分学生,如今则在祖国各地如北京、武汉以及孝感家乡工作、教学或充当中层干部。

这种开门红的升学成绩,当时学校诸领导及各教师自然全都感到欣慰,从而更为奋发。

那时,学校内还没有共产党员,自然没有党组织。所以,孝高奉命举办首次暑假青年学园”,便由正副教导主任董守永和程铮以及事务主任汤化容等人负责筹办。

一九五O年下期,共青团”>当时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团委工作人员王蔚林和“湖北省学联”副主席某君<不记姓名>两人奉派来孝高长期驻校,深入学生和教师之间,稍后,在校首次建立“共青团”和“学生会的组织,并由上级指定团友程铮兼任“团支书”。孝感地区的这些首批学生团员,其后很多成为本省各地、各校建团的骨干份子。

学生会组成后,则由高三学生傅绍华<孝感人>担任主席。(傅绍华现为武汉市教育局中教处长)。

为了筹组孝感地区教育工作者工会,不仅由领导上传达省教工会的有关规定和指示,“省教工会”还委派副主席孟兰生来孝感,在“孝高”召集孝感中小学教师讲过话,这位孟副主席,是武昌人。一九四二年起的地下党员(曾在武大的法律系和哲学系肄业几年)。

以上是孝感高中建校经过及解放前与解放初期办学的概况,由于局限于笔者所知,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希“老孝高”及谙熟孝高情况同仁,予以匡正。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bxnzx@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59489 办公地址:书院街孝南区政府大院,二楼政协办公室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