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孝感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供稿单位: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魏轩平 发布时间:2025-2-5 点击次数:

孝感县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县委领导下,经过三年多与日军殊死搏斗,打击了日伪的反动气焰,敌人被迫龟缩到平汉沿线筑起碉堡固守。1942年8月,为了实现战备上包围武汉,牵制日军,支援正面战场的目标,边区将孝感县辖区进行重新划分,孝感县分块划归礼南、安应、云梦、孝东、汉孝陂五个县管辖,孝感抗日根据地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原孝感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至此结束。

1940年4月,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大小悟山一带,边区党委即派郭欣、王敬平等到大悟山叶家冲、杨冲、南冲、沈冲等地开辟礼(山)南抗日根据地。1941年春,礼南地区的群众基本武装起来了,于是便在胡家河成立礼南办事处,党内叫礼南行动委员会,由郭欣等人负责。礼南行动委员会成立后,即在南冲举办党训班,有党政干部30余人参加学习党的抗日方针、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群众路线,加速了礼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942年7月,新四军五师歼灭了顽保四旅,为了确保鄂豫边区党、政、军指挥机关和驻地大悟山根据地的安全,边区党委决定撤销礼南办事处,将礼山县南部地区和孝感东北部地区划为礼南县,在新屋畈成立中共礼南县委和礼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后迁大悟山南冲上徐家湾。县委曾驻水灌冲、新屋畈等地。礼南县为边区政府直属县。1944年改中心乡为河西、大悟两个区和一个直属乡。

1939年5月,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挺进团进驻赵家棚,为开辟地方工作,李先念司令员一方面召集安陆、应山、孝感三县边界国民党军政人员联席会议,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阐明党的抗日主张,安定地方社会秩序;一方面在应南、安北五个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赵家棚区委和赵家棚留守处,代行抗日民主政府职能,领导应南、安北、孝西北地区的各项抗日工作。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由于日伪利用涢水和平汉铁路对安北二区严密封锁,使赵家棚与安陆县行动委员会联系十分因难。经鄂中地委批准,在赵家棚设立党的安北工作委员会和安北行政办事处,单独行使县级党政机关职权。1942年夏,边区党委书记陈少敏来赵家棚视察,对安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当时,敌伪占据城镇和交通要道,致使平汉铁路将孝感分成两半,广应坪公路将应山分成两半,涢水将安陆分成两半。为了反封锁、反“扫荡”、反“包围”,边区党委决定将平汉铁路以西、襄花公路以北的孝感部分和广应公路以南的应山部分,涢水以东的安陆部分,安花公路的安北部分,合并成立安应县。1942年8月14日,在安陆崔兴街黄家大湾(黄家柏树湾)召开三县有关党政领导人会议,成立中共安应县委和安应抗日民主政府,下辖一、二、三、四、五区(后改十区)。

根据地随着安应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而不断巩固。安应县成立时,所辖孝感境内孙厉区委和区抗日民主政府(原孝四区就此撤销),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人。下辖季隆、齐仙、孙厉、王家镇等4个乡党委和乡政府。

1940年夏初,孝感县委武装宣传队很快开辟襄花路南地区。5月,孝二区抗日民主政府在良心庙成立。这时襄花路南大片地区与云梦县安(陆)长(江埠)公路以东,孝应公路以北的金店、隔蒲等地区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8月,为了在一个根据地不穿越日伪把持的铁路公路的封锁线,便于领导对敌斗争,鄂豫边区行署将孝感县的府河以东,襄花路以南,平汉铁路以西,云孝公路以北地区划归云梦县。11月,中共云梦县委和云梦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云梦魏店成立。紧接着,云梦县委根据边区党委的指示精神进行了改区设中心乡(联乡)的工作。1942年8月,原孝感县委所辖的孝一区、孝二区划归云梦县委管辖。是时,云梦县所辖孝感境内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孝一、孝二区撤销,改设积善、崇虞、同乐、同和、朝阳五个中心乡(亦称小区)。1945年1月,撤销中心乡改设区署,为花园、积善、同乐、肖港、朝阳5个区委和区抗日民主政府。积善下辖正仁、正义两个乡;崇虞下辖丰茂、崇虞两个乡;同乐下辖成仁、杨河两个乡;同和下辖湖港、段湖、守望、涂河4个乡;朝阳中心乡下辖朝阳、陡岗、澄儒3个乡;1945年1月改区署后,花园区下辖丰茂崇虞2个乡;积善区下辖积善、正仁、正义3个乡;同乐区下辖成仁、湖港、段湖3个乡;朝阳区下辖朝阳、陡岗、澄儒3个乡;肖港区下辖守望、杨河、涂河、叶砦、洛神5个乡。

1941年5月,在饶明太领导开辟的南部湖区的基础上,新四军13旅旅长周志坚、政治处主任粟在山率37团二营和39团一个连配合湖区游击队扩大汉孝边区。6月,新四军抵达东山头,饶明太率领游击队积极配合13旅行动,以武力挺进的方法进攻茅庙集、代新店、三邑镇,拔除敌伪据点,把根据地扩展到云(梦)孝(感)公路以南的湖区和汉川东北部湖区。转而南下,取辛安渡,夺柏泉山,根据地伸展到汉阳县北部地区。然后挥戈东进,激战马家河,把根据地发展到陂孝交界的湖区。历经数月的战斗,开辟了东至汉口姑嫂树、舵落口,南抵云孝公路,西至平汉铁路的汉孝陂抗日根据地。7月,在东山头组成汉孝陂工委和军政联合办事处,粟在山任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郭子清、饶明太任副主任,工委除原来湖区创建的5个政权外,又创建了三邑乡、辛渡乡、永和乡、洪乐乡4个乡。1941年8月8日,夜袭孝感城后,上级委派杨玉璞来到汉孝陂工作,10月于东山头正式成立中共汉孝陂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着,根据区党委的指示精神进行设中心乡(联乡)的工作。县辖4个联乡。1942年春末夏初,日军对汉孝陂进行大“扫荡”,根据地曾一度被敌占领。1943年4月,云孝中心县委派许明清抵该区收复失地,重新组建了中共汉孝陂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县辖6个区委和区抗日政权组织。其中辖孝感县内两个联乡:三联乡辖辛渡、三新、卧龙3个小乡;四联乡辖何庙、藻德、毛陈、永和、洪乐5个小乡。1944年冬,日伪在鄂中各交通要道密布据点,不断对汉孝陂游击根据地进行“蚕食”和“扫荡”,在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中,汉孝陂县委于1945年1月根据地理环境、群众基础、军事力量进行了改乡设区的工作。汉孝陂县将原来4个联乡改为4个区,后又继续开辟五、六区。一区下辖孝感境内的卧龙乡,三区跨云孝边界,下辖孝感境内的三新乡、卧龙乡。四区下辖孝感境内的何庙、藻德、毛陈、永和4个小乡。新设的六区跨陂孝边界,下辖6个小乡,其中孝感境内的有溪纯、善邻、循好、伦章4个小乡,设跨汉阳、汉川、孝感边界的五区下辖孝感境内的辛渡、三邑、鲁铺3个小乡。

1941年秋至1942年秋,刘天明、闵惠周、程鹏、向树元等同志艰辛地开辟了孝感县东部北至礼山,南达祁家湾,东接黄陂,西邻平汉线的80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5万人的抗日根据地。

同年8月,成立孝东工委和孝东行政委员会。该地区划属陂孝中心县委管辖。这时鄂豫行署鉴于孝东地区地域广阔,紧接平汉铁路,威逼孝感城和花园军事重镇,武装斗争十分频繁,为了加强领导,仍保留孝东工委和行委会。1944年10月,工委书记刘天明调离,易鹏受命来孝东地区,孝东工委改为孝东县委,县委迁驻滑石冲,同时成立孝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孝东县委辖孝三区、孝五区、孝六区3个区委和区抗日民主政府。孝三区下辖中兴、乐义、槐河、周巷、归康、洪劝、永乐、奉圣、中天9个乡,孝五区下辖常乐、维新、兴仁、同仁、郝庙、新坡、信义、上善、朋兴、陡岗11个乡。孝六区下辖埠镇、永和、民乐3个乡。

上述县辖区的划分,使孝感抗日根据地北连礼南、应山,南接汉阳、汉川、汉口北郊,东通黄陂,西达云梦、安陆,地域大为扩展,而且连片成块,互相支援,活动自如,更加有利于抗日斗争的开展。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bxnzx@163.com 联系电话:0712-2859489 办公地址:书院街孝南区政府大院,二楼政协办公室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