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930年3月,郭述申抵达黄安县箭厂河召开会议,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以后,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连成一个整体,统一了河南、湖北、安徽分散在大别山地区的红军和根据地,鄂豫皖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京汉区濒临平汉铁路南段,地处鄂豫皖特区中心,南控武汉,北扼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1年初中共鄂豫边区特委正式决定将孝感、应山、安陆、云梦等县及黄陂县南部划为京汉南段分特委领导,戴季英受鄂豫皖特委委派抵孝,在小河溪东岳庙组建了中共京汉南段分特委。戴季英任书记,刘纪堂、余百晨、卫祖圣、方思法、何平、钱易、胡海兰为委员。因特委一直未能与应山、安陆各县取得联系,只能指挥孝感县委的革命斗争。6月,新成立的中共鄂豫皖分局决定撤销京汉南段分特委,组建中共(黄)陂孝(感)北县委。
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自1927年12月中共孝感县委恢复后,各地基层党组织经过了一个由秘密到公开的过程。由于当时孝感县白色恐怖严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县委主要做了组建赤卫队、宣传革命道理和发动群众的工作。虽然在斗争中已恢复了一些党的支部,但由于没有认真抓好党建工作。有一些党员由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甚了解,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动摇甚至有的叛变,有的党员因对革命目的不明确,革命斗志不高,缺乏革命的积极性。还有的干部搞特殊化,脱离群众,因而党的基础不好。对此,县委在陂孝北革命根据地形成之后,采取办学习班的办法对干部、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同时拟定将经济地位低、忠实、勇敢、革命性强、吃苦耐劳、无复杂社会关系、无恶劣嗜好的人作为培养和发展新党员的条件,进而采取发现对象、积极培养、实际锻炼的方法,积极发展新党员。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党的战斗力大为增强,党员素质大为提高,一时间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较大发展。1930年8月恢复了十一(南新一带)、十二(小河、芳畈一带)、十三(阳平口、汪洋店一带)3个区委,新建了七区(青山一带)区委,1931年8月再建松花区区委。
至此,全县共恢复和新建区委5个,党支部30个,发展党员400人。这是民主革命期间孝感县中共组织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从而形成了各级领导核心,使一个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在孝感苏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二、基层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革命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中共孝感县委恢复后,在组建赤卫军、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的同时,把建立民主政权作为是革命的中心任务。1929年5月,鄂东北第二次“五委”联席会议后,便成立了孝感县革命委员会,它标志着孝感县工农民主政权的诞生。县委和县革命委员会遵照联席会议关于“由乡而区而县将苏维埃政府正式建立起来”的决议,着手在苏区全面铺开基层政权的建设。当时由于孝感县反动势力强大,斗争十分复杂,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被推迟了一段时间。1930年夏,红军游击队教导队特别是红一军红一师出击平汉线取得节节胜利后,驱逐和消灭了国民党驻孝感的正规军及反动民团、地主武装,使孝感北部和东北部120平方公里的土地连成了一片,特委将孝感县革命委员会改建为孝感县苏维埃政府,卫祖圣兼任主席。接着县委拟定全面铺开苏区的政权建设。至1932年1月,全县已建成7个区、25个乡苏维埃政府。
各级苏维埃政府,均由工农兵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广大劳动人民利用苏维埃政府赋予的政治权利,选出体现自己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要求的人。然后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民主选举,组成各级苏维埃政府。
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由过去的被剥削、被压迫、任人宰割的奴隶变成了政权的主人,参加管理国家事务。这是孝感破天荒的大事,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群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革命群团组织在大革命时期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农民协会,曾在农村拥有一切权利,对封建制度、封建伦理、土豪劣绅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使孝感的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成为湖北省农民运动最好的县份之一。孝感大革命失败后,虽然群团组织均遭破坏,不少群团组织的负责人遭国民党逮捕杀害,但群团组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革命传统。因此,1927年底中共孝感县委恢复后,一手抓人民武装的创建,一手抓发动群众。并在一些有条件的村着手农会的筹建工作。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快,党对群众的工作更加重视。
孝感无产业工人,因此孝感的工会只是城镇、农村各种小手工业者的群众性组织。根据孝感的实际情况,只在县、区两级建有工会组织。至1931年5月全县工会发展会员1000余人。工会领导工人同不法资本家、奸商开展斗争,提高工人的福利,协助苏维埃政府完成各项税收;领导工人参加苏区的各项政治斗争,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工会成立后,积极领导会员参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努力生产,支援土地革命战争。十二、十三区工会曾生产数以千计的刀矛、土铳,武装赤卫军。七区工会配合儿童团在青山口设卡,拦截了不少的奸商,为苏区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县委恢复后,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同时,便在有条件的大公会、水灌冲一带着手筹建农会组织。1930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县委花气力派县委、县苏领导成员分赴各区全面组建农会组织。至1931年夏,县、区、乡农会组织先后建成,会员发展到9万余人。
各级农会成立后协助苏维埃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参加土地委员会,清查、没收和分配土地;二是动员青壮年农民积极参加红军。仅红一师在孝感的两次扩军,农会动员了500余人参加红军,刘震、王新亭、卢南樵、石忠汉、刘振国、田贤成、许金彪等将军都是这时参军的;三是组织担架队、运输队上前线,转运伤员和军需物资;四是组织代耕队为红军家属代耕代收。当时农会会员成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
孝感县团组织是1930年开始组建的,一经宣传和发动,团组织发展很快,至1931年夏,县、区、乡团组织普遍建立,团员人数达2000余人。广大团员和青年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投入到土地革命的各项斗争,发挥了高度的革命积极性,仅1930年就协助农会、妇女协会动员50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对人民武装的壮大作出了贡献。仅1931年,团县委就组织突击队100多个,为数以千计的红军家属代耕代种代收,对稳定前方战士的思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930年为配合红一师攻打花园,共青团曾组成先锋队袭击了卫店车站,阻断了铁路运输线,为保证花园战斗的胜利起到了突出作用,团组织在苏区的革命和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先锋队、突击队的作用。
妇女组织于1929年4月县委成立后就着手筹建,县委设立了妇女部,部长胡海兰,接着又着手建立了县妇女协会,主席汪菊玉。并着手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基层妇女组织,1930年县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各级妇女组织,至1931年春各级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妇女组织建立后,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喂猪养鸡,搞编织,积极开展农村副业生产,发展苏区经济。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纳鞋织袜,缝衣做被,支援前线。组成慰问宣传队,慰问红军,照顾伤病员。她们中有的成为劳动模范、拥军模范、学习模范,有的面对强敌坚贞不屈,表现了革命的坚定性。
儿童团是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凡10岁以上15岁以下的贫雇农、中农成分家的儿童均可参加。儿童团组织极其严密,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村设小队。1931年春全县儿童团员达10万余人.儿童团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监视地主和反革命分子;组织宣传队,散发传单,教唱革命歌曲;破除封建迷信;为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送信,传递情报。他们活泼、机灵,斗争勇敢。特别是在监视反动分子、传递情报、捉拿奸商等方面表现尤为出色。同时革命宣传也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深受群众的称赞。
苏区的各种群众组织,都是党团结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们由全县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各方力量汇集起来,团结在党的周围,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苏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孝感县地方革命武装的发展壮大
地方革命武装是苏区革命和建设的坚强后盾,它的建立和发展保证和促进了苏区的革命和建设。孝感地方武装初建在1927年7月中旬张伟松领导创建小河赤卫队起,到1930年开始大发展,是一个从不脱产的地方武装到半脱产全脱产的地方武装群体。
孝感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通过总结血的教训认识到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到1928年初,已在小河、南新、水灌冲组建三支近100人的赤卫队。1930年大发展时,苏区各地赤卫队普遍建立起来了。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县委将赤卫队分成常备队和预备队。常备队均由成分好、表现好、斗争勇敢的青年组成,是脱产的地方武装,开展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预备队年龄在16岁以上45岁以下,主要由农民组成,这也是不脱产的地方武装。武器除少数长枪外,大都是大刀、长矛、土铳。其组织形式为:村设小队,乡设分队,区设大队,县设总队,统一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赤卫队在维护地方治安、保卫苏区、传递情报、肃清反动残余、配合红军作战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赤卫军是由赤卫队演变而成的,开始建于1930年春。当时苏区开始形成,为了确保苏区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县委决定将全县赤卫军进行统编,按正规部队建制分班、排、连、营、团组建。村设班,联村设连,乡设营,区设团,县设指挥部,张伟松为县赤卫军总指挥。设6个团、41个营、223个连,全县赤卫军发展到2万余人。平时以连为单位开展军事大训练,使赤卫军指战员的军事素质大大提高。赤卫军在维护地方治安、保卫苏区的各项建设、发展生产、配合红军作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补充军是红军的后备力量,为半脱产地方革命武装,组建于1930年秋。6月下旬,红一师于阳平口战斗胜利后,徐向前将缴获的部分枪支弹药交给孝感县委书记卫祖圣,以扩充地方武装。鉴此,中共孝感县委为迅速扩大地方武装,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赤卫军中挑选积极分子,经过筹备于7月在小河溪正式组建孝感县红色补充军,司令部设在小河溪中街谈香岩家中。补充军按红军正规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建制。9月,遵照鄂豫皖边区关于红色补充军的命令,孝感县红色补充军统编为红色补充军第七师,师长卫祖圣、政委刘纪堂、汤献寿(后),全师辖4个团。红色补充军的主要任务:一是配合红军作战;二是补充红军兵源;三是维护地方治安。
红色补充军是一支作战勇敢、战斗力很强的地方武装。孝感红色补充军第七师,还先后配合红军参与著名的双桥镇战役及黄安、罗山、柳林战役。1931年春,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根据鄂豫皖特委决定红色补充军的一部分编入红四军,一部分编入地方独立营,其余编入地方不脱产的赤卫军。
早在1929年5月,鄂东北“五委联席”会议后,为了扩大孝感地方武装,开展武装斗争,鄂东北特委派方思法带30人武装来孝感。鉴此,中共孝感县委决定在各地赤卫队中挑选一部分精锐骨干组成特务营。特务营是脱产的地方武装。主要任务是保卫县委、县苏维埃筹粮筹款、维护治安、开展地方武装斗争。
1931年8月,陂孝北县成立后特务营改为陂孝北独立营,营长先后为吴义山、于学海(后)、叶山国、吴国安、蔡家禄,指导员王学海、陈世仁。1931年冬,扩编为独立团。
独立团是脱产的地方武装组织,建于1931年春。为了争取鄂豫皖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陂孝北县委和县苏维埃积极扩大地方武装,至1932年春地方武装发展到800人枪,县委决定将独立营改为独立团。10月,独立团除一部分编入红四方面军外,其余编入鄂东北道委二路游击师,改番号为18团。
1931年7月26日,为积极作好第三次反“围剿”的准备,鄂豫皖特委发出通令,对地方武装组织迅速加以整顿,并加强军事政治训练。县委遵照通令精神,于1931年秋成立陂孝北教导大队。主要任务是培训地方武装的干部,队长徐元孝、指挥员何军。1932年12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教导队编入二路游击师第18团。
五、孝感苏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便没有彻底的反封建可言,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农民,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这也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0年1月,小河地区年关暴动胜利后,孝感县北部山区各级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形成。随着红一师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孝感北部和东北地区成为鄂豫皖苏区的一部分,根据地日益巩固和发展。从1930年6月开始至1931年夏结束,以《鄂豫皖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为依据,鄂豫皖根据地开展了以分配土地为中心的土地革命运动。
分配土地结束后,上级还要派人进行复查,当时重分土地,或叫第二次分配土地。重分土地的原因很多,有的地区阶级划分不准,有的人口不准,有的是工作粗糙。一旦发现不合理,就要进行调整,当时孝感只有两个区开展土地复查。
土改运动结束后,由于分得土地的广大农民欢呼共产党好,苏维埃政府好,热烈庆祝土地回到了老家,自己成了土地的主人,因此土地革命极大地调动了根据地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他们深深懂得这个胜利来之不易,要保卫这一成果,必须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他们积极劳动,勇于斗争,支援革命,从而苏区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苏区土地革命运动的胜利开展,给苏区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